《奥运设计的绿色实践与后奥运的思考>>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09-12-22 20:46:58 [收藏]


    庄惟敏:谢谢主席,各位来宾下午好!应该说我今天事实上也是享受了一下奥运的视觉盛宴,前面几位专家非常精彩的演讲,包括带来的这些很美妙的展示,让我们又回顾了一下北京奥运的辉煌。当然还有Geraimt Mation关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展望,也让我们非常的期盼。
    今天我带来的是我们参与的两个项目,比较前面嘉宾的介绍,这两个项目也不是很大,而且也不在奥运公园的中心区,这两个项目正好是一个补充,所以题目叫“绿色奥运的实践”主要着重点介绍这两个项目在绿色奥运方面做的一些努力,应该说主要还是指技术层面的一些做法。
    各位看到的这张图是我们展示出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几个场馆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说所有的场馆都在北京,应该说总共是37个场馆,但事实上只有31座在北京,其他的六座分布在沈阳、天津、青岛、秦皇岛、香港、上海,在座的很多专家,很多的设计师、建筑师都是参与了这里面的设计。我们很有幸参与了其中的三个,应该说我们参与了七个方案的投标,但是这里面有三个方案被中选作为实施方案,就是红的大的显示出来的,一个是奥运射击馆,还有一个飞碟靶场,这两个项目在一起,明天早上各位可能会到现场去有半个小时的参观,这两个项目可以同时看到。
    另外在大学里面的柔道、跆拳道。首先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射击馆,射击馆从绿色奥运的角度,事实上一直是贯彻现在奥运会三大理念:叫科技、人文、绿色奥运,大家看到这个是射击馆,就是现在的射击中心大楼平面图。最南端的一排建筑就是射击馆,左边这个长条外扩尺寸将近300米长线性布置是资格赛馆,右边这一块是决赛馆。大家还可以看到配套的枪弹库,综合训练中心,还有这边六个把位展开的叫飞碟靶场,这个投标也是分两次进行的。
    各位看到的这张是一个鸟瞰图,这是射击馆的鸟瞰图。远山就是北京的燕山山脉,我们看得见的是香山和八大处风景区,这个位置非常的美,正好座落在西山风景区的脚下。为什么讲这个呢?事实上有一个伏笔,在一开始投标的时候入围的方案并不是这个,等一下有一个比较。看到这个是决赛馆,这边很长的有五个入口,刚才说有将近300多米长是资格赛馆,两个馆之间通过60米跨度的罩棚,这个在造型上很像一把弓,说射击馆这样的寓意源于森林狩猎的概念,通过这个弓实现两个馆的连接,中间罩棚底下正好是运动员由资格赛获得资格通过廊道进入。
    这个图跟完成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当时是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我们认为它代表国家。这个赛后要作为国家队的训练基地,作为国家射击队的中心,也作为国家的射击馆,所以造型和整体的风格做得比较简洁。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些夸张,当时项目入围是我们和澳大利亚两家单位入围,在后来的修改和调整过程中,这个立面被我们抛弃掉了,原因之一节是在这样特定场所,在这样风景区脚下,它和城市和环境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当然和最后确定是由清华这个方案的时候,由我们做这个方案的时候,主要取胜并不在外观上,应该说外观的造型是我们当初的一个弱点。我们取胜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在规划上,所以大家还可以回到一开始的这张图来。
    由于用地非常紧张,从这条线开始,马路以北这条路基本上都是园区里面内部使用,这条路向南靠过来,用地非常的狭小,用地非常紧张,一共有六种射击类型套在里面,我们将十米靶放在二层,这个跟澳大利亚完全不一样。悉尼奥运会射击馆就是他们设计的,他们将场地一字排开,所以占地上落起来紧凑合理,可以留出更多空间,这样布局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
    事实上在这样一个造型的过程中修改是一个很痛苦的,自己要抛弃掉自己原来的一些想法。我们实际上也吸收了其他方案和其他设计单位的一些好的经验,特别是考察了国外一些成功的例子。澳大利亚方面的方案事实上给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源于森林狩猎的理念和射击运动本身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大家看到现在这个造型,应该是脱胎于刚才说到的森林狩猎最原本的理念。
    这是一张弓展开以后非常有弹性的一个曲线,这正好和决赛馆的入口台阶结合起来。各位看到的这个玻璃幕墙外侧有这些垂直的遮阳百叶,通过计算确定遮阳百叶的量,同时按照抽象构图的原则,能够隐喻森林的一种概念。这是进到决赛馆的一个大台阶,这是大家在内部看到的,是从观众休息厅进入里面,在这里面用另外一种手法来实现一个自然的通风和采光。我们说高科技的东西来实实现这样一个建筑的节能、绿色,应该说并不很难。但我们考虑在中国这样一个还是欠发达的国家里面,申办奥运本身是不是能够做到一个节约办奥运,能够做到一个和国情相结合是一个难点。高科技手段不能不能用,但是我们要通过最传统的建筑手法达到自然通风采光不是更好吗,所以在这个方案里面结合工艺设计流程,我们做了中庭,自然的通风采光在这里面得以实行,光影通过窗户洒落下来形成舒服的人性化空间在里面。
    大家看到我拍照片这个位置是在二层观众休息厅,观众主要是从二层进入到观众厅里面,一层的这一部分图面上表示出来的是运动员的活动区域。运动员在这里面休息,而后通过底层通道进行射手位,这个空间的敞开在赛中的时候是由各个枪场的厂家要搭好柜台,为运动员做枪械的服务,这样上下观众和运动员的互动也是这个方案里面的特点,也是我们考虑人文奥运、公众参与的理念和想法。
    从这张图里面可以看见,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空间。从体育建筑立面向这样一字型很长的空间自己射击馆这样,因为资格赛馆要容80名运动员同时参加比赛,所以内部的长度超过了250米,外部长度超过300米,在这样细长空间里面怎么样营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当然最主要的怎么样解决一个长空间的回声效应,都是这个方案里面特别值得关注的。
    大家注意到透过这个窗户看到窗户外面的遮阳百叶,实际上今天重点要讲的就是朝南侧的一个双层呼吸式的玻璃幕墙。大家看到这是资格赛冠的50米靶这是25米靶。这是射手位的隔挡,我们看得见在射手位上部有特质的风口,因为在夏季炎热的八月份,外部也就是靶外部,根据奥运会规定子弹飞行距离50米靶子弹飞行距离要有45米露在外面,也就是说靶有相当一部分空间要敞开,这样炎热的夏季如何保护外部和内部有一个舒服的环境,通过这样一个气幕来实现,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控制风量和风俗,保证射手位不受到这样气流的干扰。
    这是赛中和赛后转换时候一个遮板,赛后天冷的时候训练可以把板拉开,把小窗户打开运动员把手伸出去进行训练。这是决来馆套用靶场,鼠标这个位置是一个木帘,这个放下来以后可以把50米把转换成25米把,赛后这个也可以变成一个综合的训练场地。
    这是架到第二层的十米靶位置,需要让大家知道的是在这一排几十靶位上方是我们专门设计的装置。这是一块反光的曲线型的钢板。自然光通过钢板折射下来,调整角度,正好自然光落在靶位上,大家看到这两张照片完全在不开灯情况下自然光照在上面情景,这样实现自然光全光谱,实现自然的采光,来达到一定的节能。
    这是赛前运动员训练时候的情景,这是观众厅和无障碍坡道。我们说射击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除了刚才说的流线,因为枪弹人要分离,除了流线重要,还有噪声的控制,这是一个关键点,不仅仅要防止外部噪声传进来影响内部的运动员。大家知道裁判员一声法令的时候,45秒之内要击发万枪弹,45秒之内任何人不能在场地里面发出声音,这样有外部声音进来会干扰运动员,所以防止外部噪声传入和内部枪声传出去,因为离我们200米远南侧就是住宅区,也是这一次设计的关键。在隔声的设计里面,我们在外部做了双层的钢挂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尺寸是2.5×1.5米,这是做完以后的情形。
    下面来看重点介绍一下双层玻璃呼吸式幕墙,这是玻璃幕墙完成之后外面的百叶,这个百叶表面上是一种木纹的,所以我们叫木纹的热转印技术,事实上这是铝合金的。根据我们事先绘制的造型,这隐喻了一种森林和树木的概念,这个铝合金垂直百叶做成最外层,我们从里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可以遮挡21%的阳光直摄,在冬季情况下传热方式的一个模拟,上面遮阳百叶以及双层呼吸式幕墙当中上下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下的通风适宜,这是夏季的时候。将上下百叶同时打开,冷空气从下部进入,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而带走外部热的空气层形成内部比较舒服的气流环境。
    这块是顶部的隔珊,这个上面有电脑控制温感装置的百叶。我们做过实验当电脑控制到一定温度的时候,比如说控制到27度的时候,这个百叶会自动的打开。我们拿一个羽毛和纸在这里面,你可以试出来它在气流下的感觉。当然这个高度一共是11.5米,我们相信随着高度的提高,这个拔风效果会更加好。这个宽度内层和外层是65公分,我们可以看到工人在安装时候的情景。
    大家看到的这个外观的景色就是这样,上面是百叶遮阳系统,通过垂直百叶,双层呼吸式的玻璃幕墙。这个资格赛冠的地方大家可以看见,入口的地方重复了这个主题。这是当时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一些照片,刚才说到的运动员专用通道也是这里,这是悬挂在大的罩棚下面,60米跨度的廊道也是运动员的一个展示,运动员获得了决赛资格之后会扛枪走过去,下面观众可以看得见。
    这是决赛馆里面,大家看到这一部分事实上是赛后要被拆除的,因为前面几位也讲到了,赛中和赛后坐席数量不一样,这个资格赛馆是6500席,最后要保留3000席,拆除之后变成射手俱乐部了。这是我们看到决赛馆比赛时候的情景,应该说射击要想看到靶很困难,因为在这个位置靶非常远,一个11环尺寸也就是一公分左右,所以基本上看不见,你要通过大屏幕来展示。
    这是残奥会时候的情景,大家可以看到轮椅的专用通道,以及残疾人运动员的情景。这是大罩棚地下傍晚时候的效果。
    第二个给大家讲一下我们柔道、跆拳道馆的一些要点。在这张图里面大家看到柔道、跆拳道馆是靠近奥运公园,这张图展示出来12个新建场馆里面四个建设在大学中的。因为今天在座的还有另外两位设计师,他们同时参与了北京大学乒乓球馆的设计,农大摔倒馆的设计,以及北京工业大学羽毛球馆的设计,我今天介绍的是科技大学的柔道、跆拳道馆。
    在投标的过程中,事实上主要的利益和出发点一直左右着我们或者说决定着我们最后的成果。在一开始投标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叫立足学校,长远功能的使用满足奥运。当时单项联合会的官员问到,既然是为柔道专用设计的,为什么反而把单项联合会的要求放在第二位。我们说,十六天的奥运会是暂时的,长远的使用留给学校的奥运遗产到底给学校带来什么。就像上午嘉宾说到了,奥运文化遗产带给我们不应该是一个财政上的窟窿,也不应该作为一个经济上的负担,对学校的使用最初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学校。所以这个口号后来在不断完善设计过程中也一直得到了很多的专家,包括业主方面的认可。
    在这里面就有若干个技术的选择,所谓技术的策略,比如说光导管的采光系统,方便拆卸脚手架的临时坐席,标准游泳池作为热身场地,多功能集会演出系统,还有游泳池地热采暖系统,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这里重点讲一下光导管。
    这是大家看到的柔道、跆拳道,这是在校园的主轴线上,左边是北。主轴线事实上就决定了它的对称大布局,由于是在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是钢铁学院,我们说它是钢铁的摇篮,所以整体的造型做得比较的坚实,但是西部又有很多推敲和研究,这就像被车出来的零件一样,在轴线上作为一个校园轴线的收头。这是首层平面,比赛厅在这个位置,这边都是一些附属用房,运动员用房。热身、还有裁判、媒体,在这一块热身的场地,赛后变成游泳,刚才说到新建场馆里面有四个在大学里面,另外两位设计师也在座,我们不约而同的设计了天窗,在奥运比赛里面几乎所有的设计都不需要天窗。奥运竞赛规则里面天窗不需要,为什么我们为高校设计的比赛场馆设计的天窗,我想这一点是共识,希望赛后十六天以后在学校使用过程中通过天窗的装置解决自然通风和采光的位置。
    这是赛中,柔道、跆拳道馆奥运会的规则总座位数是八千个,但是赛后事实上作为一个大学,综合性大学来使用并不需要这么多,所以赛后会拆掉3000个坐席,拆掉之后这块怎么放,就是大家看到这一块。在赛中的时候,在设计过程中一次把这块平台和楼板做到位,在这个平面上我们赛中的时候通过脚手架的方式搭建临时的坐席,赛后把脚手架的临时席位拆除,这些可以转移他用,这些席位甚至可以在赛中租用,这两块又变成了两个可以单独使用的训练馆。
    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设计里面完成三个馆,加上这边游泳馆,相关于四个馆的设计。这个剖面上大家可以很明确的看得出来,这一部分是临时看台。赛后这一块变成一个篮球馆或者球类馆。大家看到的这个照片里面很亮的这一部分不是灯,就是我说的光导管采光系统,看到了这张是刚才说的要搭临时看台的空间。临时看台取消以后,这一块就变为附加的球类,这是临时看台的状态。这是搭建之后底下留下的通道,这是残疾人运动员时候无障碍的席位。
    光导管的特点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这是光导管的示意图,现在国际上做到最大直径的光导管可以做到55公分,我们这个光导管在这里面用的53,上面是采光罩,中间是一个八米长的,从屋檐到天花八米长的道光的管,内壁是涂料。这些都是光导管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实例,但是看到这张照片是清华一个超低实验室采用的光导管系统,这个直径只有20公分。
    这是地下大空间采光实例,包括办公室、教室,甚至于医院。对比光导管和普通天窗,我们会发觉普通天窗带来的这样一个光照事实上是集中的,而且方向不可变,往往要通过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比如说用半透明的膜和半透明的玻璃来解决慢射,而光导管光是垂直照射到受光面,这一点也能够实现一个均匀的照射。所以自然采光系统我们说是环保的,全光不会对比赛场地木地板造成损害。
    这是当时设计过程中的考虑,事实上这是建筑师的理想,真正光导管布置不可能这样大大小小,非常美观,因为中间最大的是2.5米,人家说没有这么大的光导管。这样的布置也是为了场地的角度,有人说为什么中间有几块缺的,我们说尽管这个管子可以转向,但是有一些地方仍旧不能躲开刚结构,这是他的构造图,屋面,加上露出外面采光罩,我们看到从屋面到天花八米高的空间可以变化,他穿过了中间的结构部分,这是实际没有开灯时间的效果图。赛后大学里面完全可以通过这样采光系统来完成他的教学,一般的比赛,会议、训练,这也是迄今为止单体项目用得最多的一个例子,一共用了148个光导管采光系统,这是屋面的情况。

    下载附件: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