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桥梁钢结构和压力容器上的应用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14-04-24 09:49:24 [收藏]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桥梁钢结构和压力容器上的应用
    关键词:压力容器 新工艺 钢结构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桥梁钢结构和压力容器上的应用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制造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建筑金属屋(墙)面设计与施工特级资质;压力容器A2、A3级资质;并获得了美国阿斯米U和U2钢印认证、美国国家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师协会(NBBI)认证及中国船级社(CCS)、日本海事协会(NK)、法国船级社(BV)认证;湖北省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委员会考试中心
     公司以桥梁钢结构、电力钢结构、空间钢结构、高层钢结构和压力容器五大产品版块为支撑,坐镇华中,放眼全国,部署武汉、成都、长沙、郑州、福州、兰州六大区域分支机构,形成“五纵六横”战略格局。
              公司每年投入数千万元支持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目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15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7项、省部级工法18项。同时,由公司主编的CB/T4240—2013《船用全压式液化气储罐》船舶行业标准已通过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发行。
    新技术、新工艺在城市钢桥建设中的应用
    2005年,公司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武汉市打造“中国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基地”的有利契机,不断强化和拓展自身实力,相继涉足了钢箱梁桥、钢桁梁桥、钢拱桥、人行天桥等一大批桥梁钢结构的工厂制作及现场安装等10余个项目。包括武汉市黄浦大街-金桥大道快速通道工程、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工程、武汉市八一路延长线工程、武汉市姑嫂树快速通道改造工程、武汉市长丰大道快速通道改造工程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的桥梁钢结构总量近30万吨。
    钢桥安装过程中,我们采用创新工艺,并结合不同施工路段、不同钢箱梁结构形式、不同安装环境制定不同的制作安装新工艺。   分段方式主要采取纵向分段方法,部分采取纵横结合方式;   支撑体系包括:格构柱拼装支撑胎架和满堂支撑架等;   安装方法包括:钢箱梁现场节段总装、单元件散拼等;   吊装方法:包括汽车吊、履带吊、龙门吊等。
     常规路段钢箱梁安装:采取格构柱支撑,汽车吊或履带吊吊装。安装工艺中,我们创造性地采取了纵向分段的分段方式,为交通路口钢箱梁的安装开创了新思路,最大限度增大满足交通路口的通行能力,避免封路施工。
     竹叶山路口是武汉市汉口地区交通最繁忙的路口之一,新建的竹叶山立交是武汉大道高架桥与发展大道高架桥相交的四层互通式立交,立交中二三层、三四层、二四层均有钢箱梁重叠施工,针对多层立交桥钢箱梁重叠施工顺序及特点,采取不同结构形式的独立格构柱式临时支撑体系进行支撑,第四层匝道安装采用双层支撑体系。安装前对支撑体系及钢箱梁扭曲变形进行了强度与稳定性验算,保证钢箱梁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并根据不同部位钢箱梁的特点与施工要求,采取履带吊及汽车吊相结合的吊装方法。
     公司在桥梁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共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3项,企业级工法6项,省部级工法4项,授权专利14项,发表科技论文21篇。武汉市金桥大道工程荣获国家“鲁班奖”,金桥大道钢结构工程获得国家“钢结构金奖”。
    新材料在压力容器项目 应用情况
       公司为宝钢、武钢、湘钢、济钢、柳钢、攀钢、新疆凯涟捷等冶金、能源、军工、船舶、化工系统建造了500余台各类介质的50—10000立方米m3工程,其中为青海省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2000m3氧气球罐工程开创目前国内特种设备建造行业最大容积氧气球罐新纪录;为印度尼西亚泗水储配站建造的5000m3LPG球罐工程,树立了公司在海外压力容器市场制作安装一体化的优质品牌形象;为某单位建造的目前国内容积最大的10000m3真空球罐更是奠定了公司在超大型球罐领域内的领军地位。
      同时,公司先后为防城港西南海洋运输有限公司、浙江能源集团、深圳海鸿船务有限公司、印尼国家石油公司、丹麦劳瑞森·柯桑公司等业主制造了300余台船载大型卧式石油液化气(LPG)储罐。其中为深圳海鸿船务有限公司建造的6900m3全压式液化石油气储罐是目前我国国产最大液化石油气船罐;为浙江舟山德锦船务有限公司建造的520m3二氧化碳(CO2)运输船低温储罐使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制造二氧化碳船罐的企业,填补了国内此项空白。
      公司在压力容器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压力容器用材料的不断升级,从最早的20R、16MnR、15MnNbR,到目前应用最多的07MnCrMoVR、07MnNiMoVDR,材料的强度不断提高,性能不断优化,焊接技术和制造工艺也不断成熟,建造的压力容器容积不断增大,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0m3、120m3,到目前的10000m3,公司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国内建造容积第一的同时,也深深受益于材料的科技进步。
    下载附件: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