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工获中施协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12-12-13 09:58:00 [收藏]
核心速读: 10月31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工作大会暨颁奖会在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对获得2011年度中施企协科技奖的成果、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公司申报的“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双曲面焊接球网架综合技术应用”获“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这也是集团首家公司获此殊荣。
    关键词:云南建工 技术创新 一等奖

    ——专访公司副总工程师可立盛 


        核心速读: 10月31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工作大会暨颁奖会在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对获得2011年度中施企协科技奖的成果、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公司申报的“昆明新机场航站楼双曲面焊接球网架综合技术应用”获“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这也是集团首家公司获此殊荣。
        大型异型曲面网架施工技术由公司在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屋顶双曲面焊接球网架的制作安装中进行了首次使用,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工序质量控制,形成了较成熟的焊接工艺。其中,采用GMAW焊接工艺,进行直径800毫米的大型铸钢球网架节点的焊接在省内是第一次,在国内也不常见。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分管技术工作的云南建工副总工程师可立盛。

        钢结构艺术化  工艺保驾护航
        记者:可副总,您好!3年前,我们跟随着集团的脚步,在昆明新机场这项宏大的建设工程中大展宏图。那些年艰苦奋战,交出满意成绩。今天,我们申报的施工成果成为集团首家斩获该项荣誉的公司。请您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下,该项技术的立项背景?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可立盛:随着钢结构的发展,建筑艺术感愈发凸显,各种复杂结构均会出现,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日益广泛,本次铸钢节点的运用就充分体现出这种发展趋势。昆明新机场网架工程的实践运用,突破了GMAW焊接方法在铸钢节点上的运用,为今后大型工程的网架焊接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后的钢结构造型趋于复杂化、艺术化,空间结构必将引入更多的复杂节点。因此,此次的技术攻克必将会为今后的工程建设带来功效提高,性能提升、安装便捷,效益增加等诸多益处。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钢结构艺术化”这个词,纵观国内乃至全世界知名的钢结构建筑,用结构做造型饱含了建筑智慧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融合了时代的律动,这种趋势代表了建筑发展水平。公司成功获得该项荣誉,是对我们该领域施工技术的极大肯定和认可,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可立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追求建筑的功能和美感的愿望日益突出。钢结构总体是由单元和节点构成,节点的形式将会花样繁多,不断出现新的节点就需要不断地实验研究,攻克一个工艺、技术难关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一次的技术攻关获得如此殊荣,是对我们的肯定,让我们获得坚定的信心。该项工艺的掌握,对我们今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意义十分深远。

        记者:该项成果是一项综合技术应用,那么它包括了哪些关键技术内容?最具亮点的是什么?
        可立盛:这项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一是在网架制作安装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放样技术,通过网架的制作图纸的转化、球节点的坐标变换,形成平台放样技术。二是采用大型焊接铸钢球(Φ800mm)焊接工艺。三是采用CAD技术对网架进行分块、吊装工况模拟、空间定位坐标转换、网架的测控和安装。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采用GMAW焊接工艺焊接Φ800mm铸钢球网架节点,这在省内尚属首次,是公司成功吃下的第一只“螃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合理的焊接工艺扩质量控制措施,形成了较成熟的焊接工艺,焊接质量得到监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一致好评。

        创新核心技术  谋求转型发展
        记者:据悉,公司目前正着手成立设计中心和实验室,两者的定位和职能分别是什么?筹备工作进行得如何?
        可立盛:公司成立设计中心和实验室,目的在于增加技术人才储备、提升钢结构技术水平、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设计中心和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基本健全,设备到位,通过相关部门的考察,即将进入到物资采购阶段,各种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记者:钢结构发展,技术是核心竞争力。集团公司也要求公司要走专业化、工厂化、品牌化和技术型的“三化一型”发展道路。我们成立设计中心和实验室,相信也是为了充实和提升技术力量。您认为,这个核心竞争力公司还将如何打造?
        可立盛:对于钢结构专业公司来讲,技术绝对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与同行业的先进企业相比较,我们的专业技术离先进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个人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二,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创新。第三,与同业高手不断过招。第四,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与交流。第五,提高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

    闵树林   报道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