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工程师”陆建新扎根一线36年,带领团队多次刷新“中国高度”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18-12-25 16:21:08 [收藏]
人物名片陆建新现任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6年来,他坚持扎根一线,从一名施工测量员成长为世界一流的钢结
    人物名片
    陆建新现任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6年来,他坚持扎根一线,从一名施工测量员成长为世界一流的钢结构施工专家,先后参与建设了深圳国贸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广州西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3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这些建筑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创新,其中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600米,这是36年来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曾主持或参与建设的建筑高度总和,也是他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的“事业高度”。深圳地王大厦、深圳国贸大厦、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广州西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这些“颜值”与高度并存的建筑,早已镌刻在陆建新的履历表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同广东省改革开放相关方面代表亲切交谈。作为代表之一,陆建新说:“总书记激励我们要在各自岗位上再立新功。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钻研技术创新,建造出更多展现中国风采的城市建筑。”
     
    创造建筑“奇迹”▷
    主持参建4座400米以上高楼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工地上,54岁的陆建新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爬上爬下检查作业情况。虽然高空作业对陆建新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还是让旁人忍不住为他捏一把汗。
    目前,陆建新正在主持建设另一个地标建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该单体工程建成后规模将是全球第一。记者日前在建筑工地上见到了陆建新,虽然工作繁重,但他看起来精力十足。“建筑是城市发展面貌的体现,作为建筑工程人员,建造出让世人称奇的建筑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陆建新说。
    将“深圳速度”从“三天一层楼”提速至“两天半一层楼”,6次刷新建筑的“中国高度”“亚洲高度”“世界高度”……多年来,陆建新已参与多个“奇迹”的创造。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预计将会创造8项世界之最,包括面积最大、总用钢量最大、单个展厅最大等。
    “奇迹”的创造并非易事。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例,工程长度1.8公里,总用钢量达27万吨,相当于两个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的体量,施工现场起重吊装等设备有300多台,施工人员超过3万人。“管理协调、技术难度很大,比如最大一个展厅的金属屋面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既要‘颜值’高,又要能抗台风、防漏水等,施工难度大。”陆建新说,但他们有信心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陆建新的信心来源于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探索。此前,他曾主持参建的400米以上高楼就有4座,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在广州西塔任钢结构项目执行经理时,陆建新等发明了斜钢柱无缆风绳临时固定技术;在担任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钢结构项目经理期间,陆建新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并研发了塔吊支承系统和支承架悬挂拆卸方法,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到高层管理者,陆建新从未远离工地,常常“以工地为家”。此次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前,他又主动请缨,到施工现场驻点,目前已在工地待了一年零四个月。
    由于经常加班、出差,陆建新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兼顾家庭。“父亲是个特别忙碌的人,小时候对他的印象很陌生。直到有一次,爸爸带我登上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塔尖的最高处,那一刻,我发自内心地为爸爸感到骄傲。”陆建新的女儿说。
    践行工匠精神▷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筑质量
    1982年,18岁的陆建新从湖北来到深圳,作为一名测量员参与到53层高的深圳国贸大厦的建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陆建新回忆,自己初来深圳就被这句口号触动了,“当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直到亲身体验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在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陆建新看到了自己主持参建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建筑的图片,这让他感到很自豪:“总书记指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城市建筑质量和水平,是我们的责任和追求。”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建设的高楼还较少,如今,全世界300米以上的高楼,近七成都是中国建造。30多年来,陆建新见证了我国高层钢结构建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才有机会参与中国高层建筑的建设。”陆建新感慨地说。
    1994年,陆建新来到当时亚洲第一高楼地王大厦项目从事测量工作,这是我国较早的一栋钢结构超高层建筑。经过不断摸索,陆建新创新采用传统的经纬仪垂直度观测与激光垂直投点量距两种测量方法,建立双观察复核系统,使大厦控制钢柱总垂偏内倾为25毫米,外倾17毫米,仅为美国钢结构AISC标准允许偏差的1/3,创造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的奇迹。
    “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行事专注专一、创新进取”——这是工友们对陆建新的评价。在主持建造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时,为了让本身是庞然大物的塔吊在吊起庞大的构件时保持平稳,似壁虎爬墙般安全地附着于核心筒外墙,陆建新和团队研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系统。然而,该系统在应用后却发现支撑架有时会发出异响,经过连日观察、苦思,他和团队终于发现问题出在支撑节点处每根销轴稍细,导致接触不够严密,随后“药到病除”。
    在陆建新看来,建筑是城市凝固的艺术品,需要精工细琢。“以前我们讲‘又快又好’,现在要求‘又好又快’,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陆建新说,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质量为先,发扬工匠精神,用心锻造硬技术、真本事,不仅要做创造“广东速度”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新时代打造“广东质量”的实践者。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