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五基础设施投资6400亿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10-10-22 08:55:48 [收藏]

    关键词:投资 基础设施   能源
         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站、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一个个引人关注的项目,是“十一五”北京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说明。市发改委昨日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6400亿元左右,比“十五”期间完成投资2260亿元增长1.83倍。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印春昨日表示,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一大批交通、水资源、能源及环境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交通建设:高铁地铁成双引擎

        “高铁中国”成为时下国际关注焦点,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铁路都市圈即将变成现实,而北京高速铁路时代的序幕也在“十一五”全面拉开。2005年,第一条城际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开工,今年年底,京张、京唐、京沈三条城际客运专线将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以北京为中心的放射型高速城际铁路建设条数达到6条。

        在城市路网方面,5年间,北京相继建成地铁4号线等10条线路,到今年年底,轨道交通通车运营线路达14条、总里程达336公里,是2005年114公里的近3倍。六环路高速、京承高速三期等7条高速先后建成通车,新通车里程372公里,累计通车线路16条,通车里程920公里,占城市总体规划1080公里的85%。

        刘印春介绍,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交通能力建设一直是北京市的投资重点,“十一五”期间的一批道路规划目标,包括“区区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等均已提前完成,五环内道路覆盖率已达到40%。

        能源利用:“低碳增长”成效明显

        低碳增长、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潮流,“十一五”前四年,北京以年均4.47%较低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65%的经济增长,城区供热锅炉“煤改气”、文保区平房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和新城供热资源集中整合等举措,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在北京能源消费中,天然气、电力等优质清洁能源占比提高到68%,太阳能、地温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左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刘印春介绍,“十一五”期间北京天然气利用快速增长,2009年年使用量达64.48亿立方米,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的11.7%,比2005年提高5.3个百分点;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71.8%,比2005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供水保障:再生水成“第二水源”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关乎民生,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对北京这样一个缺水的城市而言,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尤为关键。为解决水资源供应困境,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建成了卢沟桥再生水厂,启动了清河等7座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建成了14座新城再生水厂,实现了每座新城“至少建设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的目标。

        刘印春介绍,目前全市再生水利用量已达6.5亿立方米,超过地表水供水量,成为保障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的全市第二大水源。

        机制创新:鼓励民资投向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体量较大,融资保障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北京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既缓解了政府投资压力,也有效控制了投资成本。同时,推动机制创新,出台了《北京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采用BT(“建设-移交”)模式建成轨道交通奥运支线、亦庄线,利用PPP(“公私协力”)模式建成轨道交通4号线。

        此外,北京稳步推进贷款银行招标工作,累计完成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供水、供热、电力等领域25个项目的贷款银行招标工作,涉及贷款1373亿元,初步测算节约融资成本170亿元。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