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民为本 快速有序绘蓝图――江苏省援助绵竹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纪实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09-12-22 21:00:22 [收藏]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必须先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启动恢复重建的第一时间,就把做好灾后重建城乡规划作为首要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江苏省建设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集中组织技术力量迅速投入到援助绵竹市灾后重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中,使援助绵竹灾后重建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科学的规划基础。

      灵活应对,逐步提升

      由于受灾地区地形图、现状资料、地质安全资料缺乏,建筑震损情况也仅是初步评估,规划现状调查工作难度很大。除绵竹市区外,大多数乡镇没有地形图,江苏规划技术人员冒着余震危险和烈日酷暑,深入各乡镇和村庄规划点实地踏勘了解建设场地情况,徒手绘制地形图,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草拟规划方案,并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特点,规划布局先从平坝地区和空地起步,避开复杂地形和建筑震损集中地区。同时,他们提出了补充勘测地形图的建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再随着现状情况的改善、清晰进度,逐步调整、完善地形图等基础资料和规划方案,最终按照规范要求提交规划成果。

      因地制宜,保持特色

      绵竹地处川西山区,与江苏平原地区地形地貌大不相同。江苏省援助规划编制队伍认真研究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避免沿用江苏习惯性做法,因地制宜确定援助规划原则。村庄布点强调因地制宜,适度集聚。受安全、地形、耕作半径以及社会习惯形态等因素影响,绵竹的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因此规划提出基本以组为单位设集中居住点,少的只有十几户。在用地安排上强调产居结合。按照当地具体情况,规划适度把农民的居住和生产用地、家庭副业用地或林地组合在一起,以保持和突出村庄的乡土风情。在村民住宅设计上强调地方特色。设计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现场拍照、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努力使村民住宅设计方案保持川西民居特色。

      各方协同,保障安全

      翔实的地震、地质资料是确保援助规划选址安全的前提。江苏省援助规划编制队伍进场开展工作时,只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1:100000地图标注的地质资料,不能满足规划需要。经各有关方面协同,努力补充了有关基础资料,并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保障规划选址安全。通过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沟通协作,江苏省地质勘察专家随规划队伍进场,现场勘察主要地质灾害地区,按照现有宏观资料,细化标注地震断裂带、地裂缝、堰塞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分布,提出报告并绘制图件。提请绵竹市地震部门提供有关资料,确保城乡居民点规划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活动断层;请绵竹市水利部门确认援助规划选址避开洪涝灾害;请当地各级政府确认规划选址范围没有地下采空区;对于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的地区,请江苏省地质勘察专家根据小比例尺地形图标注,对规划选址影响做出判断。

      在各方协同下,援助规划做到有针对性地避让和预防灾害,例如在易发生崩塌区域的居民点规划选址,技术人员带着灾害分布图到现场详细判别,确保避开灾害隐患区范围;发展沿山旅游项目避开陡峭山体;沿山地区的项目注重合理分散,不形成大的集中点;市区近期建设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中均要求有一张地震、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如果没有灾害隐患,规划编制单位必须注明确认“没有灾害隐患”。

      争用先编,支持重建

      援助方与受援方经过磋商确定,江苏省援助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编制绵竹市区的近期建设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灾后重建城镇体系规划保留的18个乡镇的总体规划和部分农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方案。市区近期建设规划重点确定“3年恢复、5年提升”的规划内容,即2008年~2010年,规划内容以恢复重建为主,指导市区灾后重建;2011年~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兼顾考虑2020年绵竹篇幅时态花建设和长远发展。乡镇总体规划期限到2020年,包括“3年恢复、5年提升”的规划内容,还包括镇域村庄布点规划。每个农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包括2、3套村民住宅设计方案,合计超过100套村民住宅设计方案。各项规划都列出了经过各有关方面磋商或单方提出的首批江苏援助重建、当地自建的启动项目和近3年建设的项目清单,并在规划图中标明具体位置,确保恢复重建项目尽快合理启动。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以上全部规划已先行完成了平面布局方案,以满足援建项目技术准备工作的急需。现正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抓紧编制法定规划成果。

      尊重当地,依法制定

      由于援助规划的特殊性,江苏省援助规划编制队伍始终摆正位置,坚持“到位不越位”的原则,按法定权限开展工作。江苏省建设厅、对口支援城市的规划局均以规划编制项目组为平台参与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做好工作组织、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江苏规划技术人员在绵竹也特别注重与当地政府及部门的沟通,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及部门的意见。规划方案在较短时间内多次征求当地政府及部门意见,集中研讨4次,其中在绵竹与当地政府和部门共同研讨沟通3次,充分听取绵竹市四套班子、市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有关村委会的意见,重要问题的确定以当地政府提供的正式意见为准。

      尊重民意,以人为本

      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公众参与规划编制的规定,援助规划编制充分征求绵竹当地公众的意见。规划编制人员深入绵竹各乡镇和有关村庄直接了解群众意愿,请村委会统计村民需求,针对群众需要设计方案。尤其在编制村庄规划、设计住宅方案的过程中,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意愿。

      “四个统一”,加强组织

      一是统一组织。江苏省共确定了20个城市(区)分别对应绵竹市除市直单位以外的20个受灾乡镇的恢复重建工作(其中3个镇纳入市区统一规划)。省建设厅统一组织了18家甲、乙级资质城市规划院承担规划编制工作。对口城市没有甲、乙级规划编制单位的,由江苏省建设厅统一协调省内甲、乙级规划编制单位承担编制任务;20个对口城市(区)规划局各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参与对口乡镇的规划编制,并负责做好与本市和对口乡镇政府间的沟通协商工作;并对各局、院统一工作安排,统一工作进度。

      二是统一审核把关。除了各项目组自行组织和院内研讨以外,省建设厅一个月内组织了4次集中研讨,其中在绵竹现场组成临时专家组,请当地规划等主管部门参加,对每一个规划方案的特殊性都进行集中研讨,听取意见,明确技术要求。

      三是统一图例。同步组织18个规划项目组开展工作,规划图例不一致将影响整体工作,特别是建筑震损的评估、图例颜色等容易造成混乱。省建设厅组织省规划院在规划编制之初就制定了统一的图例,对图例大小、颜色、图层等作出统一规定,提高了规划的整体性,方便当地对规划的实施管理。

      四是统一技术要求。江苏省建设厅专门制定了技术要点,在规划动员时明确要求,审核把关时统一标准。在征求当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意见并同意的前提下,起草了《江苏省援助绵竹市地震灾后农房建设技术指导意见》(已印发)、《江苏省援助绵竹市城乡规划技术指导意见》(正在征求绵竹市意见)。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