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绿色建筑成为风景

作者:建筑钢结构网    
时间:2014-06-20 09:09:58 [收藏]
经施行8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日前完成修订。新标准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个用来衡量国内建筑绿色化的标尺获得了又一次“校准”。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在新标尺和国家财政等政策的撬动之下,成为一道道“绿色”的风景。
    关键词:财政 风景 绿色

    经施行8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日前完成修订。新标准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个用来衡量国内建筑绿色化的标尺获得了又一次“校准”。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在新标尺和国家财政等政策的撬动之下,成为一道道“绿色”的风景。

    绿色建筑支持政策愈发密集

    这种能称之为风景的建筑被广泛认可为绿色建筑。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回归大自然的建筑。规范来讲,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国家的相关规划看,此类建筑将在我国获得大范围推广,这势必将使我们建筑行业高耗能的现状大为改观。

    事实上,我国推动建筑节能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歇。

    20世纪80年代,我国便开始实施和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措施。到目前为止,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为规范的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财政扶持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太利认为,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最大的困难仍然是成本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以相同的地段计算,采用绿色建筑的项目售价较周边普通项目价格要高20%~30%。目前普通建筑的建安成本约在3000元/平方米,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三星级的要求,建筑成本每平方米大约增加350元以上,如果要达到更高标准,建筑成本还将进一步提升。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朱晓强也认为,根据国家越来越高的建筑节能标准和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势必会上升,进而连带整个建筑产业链成本走高。

    从市场经济的逻辑来看,成本升高,自然会让很多企业对绿色建筑的实施动力大为减弱。

    但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国家财政等部门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一直在加强,扶持的方式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分级扶持,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2012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明确,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对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备案及公示程序,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给予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还会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提出要继续加大政策激励。研究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

    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还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除了中央层面,对于这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举措,地方财政等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企业乘政策之风加速转型

    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就像一声号角,催促着建筑相关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步伐。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说,房地产产业链条长,对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如建筑用钢占全社会钢材消费的50%,建筑用水泥占全社会水泥消费的60%等。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的绿色市场规模。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多种手段,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在通知中明确,除了要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还要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在欧美纷纷将绿色建筑作为新一轮科技创新主要方向的大背景下,我国此举向外界表明,发展绿色建筑正成为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谋求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

    朱晓强表示,作为一家拥有国家特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他们对国家的绿色建筑政策要求反应比较敏锐。目前,他们已经从“绿色施工”等环节入手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工作,收效明显。

    他说,“建筑的节能效果如何,一方面体现在前期的科学设计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后期的绿色施工上,这二者缺一不可。”

    据朱晓强介绍,部分甲方会拿着预先设计好的方案来寻找合适的施工方。施工方能够获得甲方青睐的原因,往往来自与其对甲方设计方案的科学评估和对施工质量的充分保证。在建筑的节能方面,他们大多会协助甲方对既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论证以找到最佳的方案;在施工方面,他们则考虑得更多。例如,如何施工更省水、省电,如何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扬尘和噪音等等。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学会会长姚兵也认为,作为建筑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质量,更重要的是要绿色建设,绿色施工,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做到节能减排,做到污染的零排放,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

    无疑,更高的节能环保标准必将带给企业更紧迫的升级需求,加速企业的转型步伐。

    绿色建筑产业化或催生新商机

    绿色建筑的崛起将成为减轻全球能耗的重要角色。据媒体称,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市场,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我国政府近年来确定了一些关键目标,包括到2015年,能源强度降低16%,到2020年,30%的商业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全球最多的绿色建筑,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

    全国政协委员孙太利曾撰文,建议建筑产业应该加快转型升级,以科技为支撑,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组织结构,使绿色理念贯穿建筑产业的设计阶段、建材生产阶段、建造阶段、建筑物运营与使用阶段的整个生命周期,对建筑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绿化。

    他认为,在产业优化过程中,应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激发市场主体推进装配式住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未来将以一些企业为龙头,形成构件生产、原材料供应、结构设计、施工建造、部品生产和住宅物业管理等企业参与的企业集群。

    天津住宅集团总会计师胡志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水线上生产建筑正在慢慢变成现实。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装配式住宅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作用,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提升住宅品质和效能,并体现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特点。

    他指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和发展。这是我国传统建筑行业的挑战,更是机遇,其中孕育着大量商机,企业需要积极关注国家政策,尤其是有关绿色建筑的财政扶持政策。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